甘草
祛邪热,坚筋骨,健脾胃,长肌肉别名:粉甘草、国老、甜草根、美草、密草、棒草、生甘草、炙甘草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体质:气虚体质
古籍:甘草古籍记载
补虚 健脾 健胃 解毒 润肺 壮筋骨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2~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润肺,解毒,健脾,健胃,补虚,壮筋骨,和中缓急。
补益心脾:用于心气虚所致的心胸隐痛、面色淡白、胸闷气短、动则气喘。亦常用于妇人脏躁,症见急躁易怒、情绪起伏大。还常作辅助药,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腹胀、便溏、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等症。
润肺止咳:甘草可除五脏六腑寒热邪气、通九窍、理胃气,用于哮喘、久咳、干咳少痰、胸闷气短、支气管哮喘等症。
和中益气,补虚解毒:生用甘草凉而泻火,散皮肤、体表的邪气,消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用炙甘草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泄、胃虚口渴、肺热咳嗽、气短困倦等,但炙甘草不宜多用,易造成不思食。
缓和药性:减轻其他药味的毒副作用,调和药味,常用作佐使药。如附子调中理气与甘草配伍,可以缓和附子下降胃气的作用;与柴胡、黄芩搭配,缓和其寒,与人参、半夏搭配,调和其温。
缓急止痛:用于脘腹隐痛、四肢拘挛等。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1、调节免疫力
甘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成分,特别是甘草葡聚糖有很好的增强机体免疫的功能。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2、止咳祛痰
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功能,可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嫩,祛痰,治疗咽痛喉炎。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3、抗炎
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黏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另外,甘草中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
甘草图片
甘草图片
甘草图片
甘草图片
甘草图片
甘草主治
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等、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化痰止咳,宣肺降气等症。炙甘草偏于补中益气、缓急止痛,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而生甘草则长于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药性。临床亦可用其配伍治疗艾滋病、肝炎、消化性溃疡、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急性乳腺炎、血栓性静脉炎、接触性皮炎、冻疮、腓肠肌痉挛、腰腿痛、低血压、阿狄森病等。
甘草现代药理研究
1.甘草具有很强的抗胃溃疡作用。
2.甘草有突触后抑制作用,对胃肠平滑肌具有解痉作用。
3.甘草对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还有抗脂质氧化作用。
4.甘草有抗过敏作用,对机体的吞噬功能可呈双向调节作用,甘草也能增强特异免疫功能。
5.甘草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6.甘草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7.甘草有镇静、解热、镇痛作用,还能有效提高听觉能力。
8.甘草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增大心脏收缩幅度,还有抗心率失常及降血脂作用。
9.甘草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对艾滋病毒具有破坏和抑制其增生的作用。
10.甘草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而产生镇咳作用,也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11.甘草有抗肿瘤、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
12.甘草对某些药物、食物、体内代谢产物及其细菌毒素所致的中毒都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同时还有解毒增效作用。
13.甘草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可抑制雌激素对未成年动物子宫的增长作用。
14.甘草在方药组合、配方、免疫中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甘草成分
主含三萜皂苷、黄酮、香豆素、生物碱及多糖成分。具有抗消化道溃疡、调整胃肠运动、抗肝损伤、增强免疫、延缓衰老、抗病毒、抗菌、解毒、抗肺损伤、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以及对中枢、心脑血管、血液系统影响和皮质激素样作用。
1.抗肿瘤作用
甘草甜素GL在抑制二乙基亚硝胺DEN致肝癌前病变过程中对DEN损伤修复有明显的保护作用,GL使DEN修复功能接近正常水平,从而降低了DEN的致癌性,同时GL还可使肝癌前病变Y-谷氨酸转氨酶阳性肝细胞增生灶减少。GL还能抑制皮下移植的吉田肉瘤。甘草根中黄酮类成分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2抗病毒作用
抗HIV作用
甘草甜素GL抑制细胞膜蛋白激酶C和蛋白激酶P的活性,抑制病毒的感染,已应用于处理输血用的血制品,以预防因输血引起的艾滋病病毒H1IV传播,并已获美国专利。
抗HBV作用
甘草甜素GL具有直接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对肝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GL具有促肝细胞再生作用,并可驱脂,同时可抑制肝脏纤维组织的增生,降低肝硬化的发生率,使血清Y-球蛋白含量减低,对减轻肝脏间质的炎症反应明显,但对肝硬化形成后纤维的重吸收无作用。
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GL不但可以抑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增殖,
而且可直接灭活VZV。此外病毒感染细胞后将GL可抑制病毒从感染细胞向未感染细胞扩散。GL的抗VZV活性是抑制病毒颗粒穿入,脱壳或释放。
3.抗炎及抗免疫作用
甘草甜素能非特异地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并可消除抑制性巨噬细胞的抑制活性,巨噬细胞产生的免疫调节介质对免疫系统的调节十分重要,甘草甜素则对免疫调节介质的产生具有一定作用。甘草甜素有较强的补体抑制作用,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应答修饰剂。在增强机制免疫功能的同时抑制变态反应的发生。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甘草对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肠管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5止咳平喘作用
甘草黄酮、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有镇咳作用,其镇咳作用是通过中枢产生的,甘草次酸胆碱是镇咳作用最强的成分。由于甘草能促进咽喉支气管的腺体分泌,把浓痰稀释,使痰容易咳出,而呈现祛痰作用。
6.解毒作用
解毒的有效成分是甘草甜素。可能由于它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与含有羟基或狻基的毒物结合而起到解毒作用,从而缓解中毒症状。
7.保肝作用
甘草中的活性物质对四氣化碳及化学致癌剂甲基偶氮苯所致的肝损伤和肝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减轻肝细胞脂变坏死,降低血清转氨酶活力,增加肝细胞内糖原和RNA的含量,促进肝细胞再生。
8.降脂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甘草甜素能促使胆固醇含量降低,抑制机体和血管壁的炎症反应,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甘草酸盐可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作用。
9.抗作用
甘草中黄酮类成分对能引起生物组织膜因产生过氧化作用而导致结构和功能损伤的超氧阴离子和羟基等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从而起到对生物组织的保护作用。
甘草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1.5~9g,可煎服。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益气、缓急止痛宜蜜炙用。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可用来治疗咽喉祌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解食物中毒等。1、外用将甘草和蜂蜜一起煮,晾凉后,敷于烫伤部位,可缓解疼痛。2、泡茶将甘草洗净,用开水冲泡。经常饮用可治疗咽炎。可将桔梗100g,甘草100g,共制为末,细筛分包,每包10g, 备泡茶用。3、煮粥将甘草、玫瑰花、金银花、红花混合,再加入大米一起煮成粥。甘草的禁忌
湿盛胸腹胀满、呕吐及浮肿者忌用。
实证中满腹胀、呕吐者忌服。
肾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低血钾突发性心力衰竭者不宜用。
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且与远志相恶,故以上均不可一起使用。
注意:甘草生用和蜜炙的区别。
生用甘草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疼,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
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长期大量食用甘草,容易引起浮肿。
甘草选方
1、治脾虚、食欲不振:炙甘草、人参、白术、茯苓各9g。将以上4味中药研为细末,每次取15g,水煎服。
2、治肺萎:炙甘草12g,干姜6g。水煎,去渣,温服。若胃寒明显者,加附子、肉桂,以温暖阳气;若呕吐者,加半夏、陈皮,以降逆止呕;若大便溏薄者,加扁豆、莲子肉,以健脾止泻等。
3、缓解烫伤疼痛:甘草、蜂蜜各适量。甘草和蜂蜜煎煮后涂抹于烫伤部位,可以减轻疼痛。
4、治疗咽炎:甘草9g。用开水冲泡后服用,可治疗咽炎。
5、消食化痰、清心明目:甘草、红花、玫瑰花、金银花各适量。水煎,取汁,与大米一起煮粥,能消食化疚、清心明目。
方一:治疗咳嗽多痰,胸满呕吐
甘草6g,姜制半夏、茯苓各10g,陈皮5g。水煎服。
方二:治疗过敏性紫癜
生甘草30g。加水煎煮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方三:治疗咽喉肿痛,寒热咳嗽
甘草10g,金银花15g,桔梗10g,牛蒡子10g。水煎服。
方四:用于链霉素中毒
生甘草15g,水煎代茶频饮,每日1剂。
方五:治疗脾虚食少或腹渴
炙甘草、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各10g。水煎服。
方六:治疗烧伤
甘草适量,研为极细末,加麻油调成软膏,用100℃流动蒸汽灭菌30分钟储存备用。用时将软膏外敷患处。
方七:治疗下肢溃疡
炙甘草适量,研为极细末,加麻油调匀。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方八:治疗尿崩症
甘草适量,焙干研为细末,口服,每次5g,每日4次。
方九:治疗女人脏燥病,悲毒无常
甘草、小麦各6g,大枣10枚。水煎服。
1婴幼儿腹泻
以生甘草2~3g,加l00mL沸水泡服,每日1次。
2慢性咽炎
生甘草10g,代茶饮,轻症服药1~2个月,重症服药3~5个月。
3癔病
甘草10g,大枣20g,酸枣仁10g,知母10g,枸杞10g,茯苓6g,川芎3g,浮小麦12g。水煎服。
4房室传导阻滞
炙甘草20g,党参、生地各12g,桂枝、麦冬各15g。加水800mL,低度白酒50mL,煮沸后小火煮30分钟取药汁,再煎如前法,两次煎液混合。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5有机磷农药中毒
甘草12g,滑石粉15g。甘草煎汤,送服滑石粉。每日3次。
6胃痛、痰气上壅
甘草、桔梗、麦冬各30g,水煎服。
7消化性溃疡
甘草粉,每次3~5g,每日3次,口服。亦可用甘草流浸膏,每次15mL,每日4次,连服6周。
8腓肠肌痉挛
甘草流浸膏10~25mL,口服,每日3次,34日为一个疗程。
9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甘草12~20g。水煎,早晚分服。
10低血压
甘草、五味子各6~12g,茯苓15g。每日1剂,分2次煎服或泡茶饮。
11.室性早搏
生甘草30g,炙甘草30g,泽泻3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12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口服甘草流浸膏3~5mL(重症8~10mL),每日3次。治疗本病,轻者单用甘草制剂见效,重者亦可减少皮质激素用量。
13.肺结核
甘草50g。每日1剂,煎汁分3次服用。
14.传染性肝炎
用甘草煎剂15~20mL(小儿减半),每日3次。据观察疗效显著。
15.失眠
桂枝15g,甘草10g,水煎服,治疗失眠。
16脾虚食少或腹泻
炙甘草、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各9g,水煎服。
17咽喉肿痛
甘草、桔梗、牛蒡子各9g,金银花15g,水煎服。
18气管炎
甘草、杏仁、制半夏、紫菀各9g,麻黄6g,水煎服。
19胃痛
甘草、延胡索各9g,水煎服。
20尿道炎
甘草梢、通草、蒲黄各9g,生地黄15g,水煎服。
21肛裂
秦艽、桃仁、皂角刺、苍术、防风、黄柏、归尾、泽泻、槟榔、熟大黄各15g,白芍50g,炙甘草10g。诸药冷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2(30分钟,每日3次口服,2日1剂,3剂为一个疗程。
22炙甘草汤
炙甘草9g,人参3g,桂枝3g,麦冬9g,生地15g,火麻仁9g,阿胶6g,生姜9g,大枣6枚,水煎服。
甘草日常食用方法
菊花甘草汤
材料:白菊花120g,甘草12g
做法:白菊花、甘草分别洗净,加水一起煎煮。去渣饮汤,分3次饮服。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疔疮肿毒、局部红肿热痛、口渴心烦、尿黄便干。
慢性咽炎
功效:润肺止咳 做法:生甘草取10克,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数分钟,趁热温服。
咳嗽气喘
功效:补益心脾,润肺止咳 做法:炙甘草片10克洗净,放入有盖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成,一般可冲泡3?5次。代茶频饮。
肺热干咳、痰黏难咳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做法:甘草60克,在猪胆汁中浸5日,取出后研成细末,和蜜做成绿豆大小的药丸。每日2次,每次5克。
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功效:补益心脾,润肺止咳 做法:生甘草6克,蜜枣8枚,同入砂锅,加水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至汁液减半即成。吃枣饮汁。
腿脚孪急、腹中疼痛
功效:缓急止痛 做法: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同入砂锅,加水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取汁200毫升。上下午分服,每日1剂。
更年期综合征
功效:健脾养心 做法:甘草10克,小麦20克,大枣10枚,共入砂锅,加水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取汁200毫升。上下午分服,每日1剂。
食欲不振、心烦失眠
功效:健脾养胃,养心安神 做法:炙甘草20克,加水适量煎汁,去渣取汁,倒入淘净的粳米50克同煮成粥。早晚分食。
烫伤
功效:止痛 做法:将甘草和蜂蜜煎煮后涂于烫伤部位,可缓解疼痛。
养心安神,和中缓急——甘草小麦大枣汤
甘草6克,小麦50克,大枣(干)15克。甘草切片,同小麦、大枣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約20分钟即成。食用时拣去甘草。
平肝祛淤,清热解毒——甘草二花饮
甘草6克,白菊花9克,知花6克,白糖10克。甘草润透切片,与白菊花、红花放入炖杯内,加水250毫升,大火烧沸,改小火煎煮10分钟,加入白糖即成。
补虚强身,安神定志——灵芝甘草茶
灵芝6克,甘草5克。将灵芝、甘草加水400毫升,煎煮20分钟。本品特别适用于迁延性肝炎。
健脾暖胃,利水退肿一一砂仁甘草蒸鲫鱼
鲫鱼150克,砂仁6克,甘草3克。将砂仁去壳,甘草洗净,一齐捣烂,鲫鱼去鱗、肠脏,洗净;把砂仁,甘草放进鱼腹,缝合,放碟中,隔水蒸熟,不加油盐调味。
补虚养生,健脾开胃一一甘草绿豆炖白鸭
绿豆90克,鸭肉100克,甘草20克,盐5克。把生甘草润透洗净,切片;绿豆洗净,去杂质;白鸭肉洗净。把鸭肉、甘草、绿豆放入炖锅内,加入清水500毫升;把炖锅置大火上烧沸,用小火炖煮50分钟,加盐,搅匀即成。
蜜枣甘草汤
材料:蜜枣8枚,生甘草6g。
做法:将蜜枣、生甘草加清水2碗煎至1碗,去渣。
功效:具有补中益气、解毒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适应怔: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咽干喉痛、结核咳嗽等症。
芍药甘草蜜饮
材料:炒白芍30g,炙甘草5g,蜂蜜30g。
做法:炒白芍、炙甘草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收取滤汁放入容器,兑入蜂蜜,拌匀即成。
功效:具有养血护肝、解毒止痛的功效。
适应钲:可用于原发性肝癌化疗或放疗后出现肝损害等症。
甘草姜糖茶
材料:甘箪10g,干姜15g,红糖20g。
做法:将三味药一并入锅,加水同煮煎汤,去渣取汁饮,每日1剂,不拘时代茶饮。
功效:具有温中散寒、燥湿和肠、除湿止痢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寒湿痢疾等症。
甘草藕汁饮
材料:甘草6g,莲藕100g。
做法:莲藕取汁;甘草水煎取汁两者混合均匀即成。
功效:具有清肺润燥、生津凉血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咳嗽、咽喉疼痛等症。
甘草卤仔鸡
材料:仔鸡1只,甘草15g,大蒜3粒,冰糖、酱油、酱油、辣豆瓣酱、花椒、青葱、芝麻油、姜和料酒各适量。
做法:仔鸡洗净、切块,大蒜拍碎,青葱切段,姜切片;用油热锅后,放入花椒、辣豆瓣酱、大蒜、葱、姜爆出香味,然后加入清水、酱油、冰糖、甘草,煮沸,用文火卤30~50分钟,调味即可。
功效:具有补脾和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解毒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脾胃虚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疮疡肿毒、中毒等症。
麻菱甘草粥
材料:麻黄5g,干姜、甘草各3g,葱白两段,大米100g。
做法将诸药煮沸10分钟后去渣取汁备用;另将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药汁,
再煮片刻即成。
功效:具有散寒解表、化痰平喘、温肺化饮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支气管哮喘所致的痰鸣气促、口唇青紫等症。
绿豆甘草汤
材料:绿豆100g,生甘草10g。
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鱼或其他有毒物质的解毒。
甘麦大枣汤
材料:生甘草10g,大枣10枚(去核),小麦50g。
做法:共放入砂锅内,加水煮至小麦开花,去大枣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益气养血、清心安神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等症。
酸梅汤
材料:乌梅、甘草、山楂、洛神花(或玫瑰花)各适量。
做法:水煎煮。
功效:具有清暑热、降血脂、开胃活血、解酒排毒、止渴抗炎、美容抗衰老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夏季的保健饮品。
菊花黄芪甘草茶
材料:菊花、黄芪、甘草各适量。
做法:代茶饮。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干咳喉痛、头晕目眩、虚弱自汗等症。
热性哮喘调养方
材料:川贝母、生石膏、橘红各30g,杏仁20g,前胡15g,生甘草10g,雪梨6个,!冬瓜条100g,冰糖150g,白矾适量。
做法:先将石膏、杏仁、前胡、甘草共煎取汁1小碗,待用;冬瓜条切成黄豆大颗粒,贝母打碎,橘红研成粉;雪梨削皮捣烂调入白矾水,入冬瓜粒、冰糖、贝母、橘红粉,再倒入药汁,共盛一大碗内和匀;置于蒸锅中隔水蒸约50分钟,蒸至成膏状即成,分次酌量食用。
功效:具有清热、止咳、平喘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热性哮喘等症。
龟龄集——补阳方剂
材料:鹿耷(去毛)770g,人参20g,熟地180g,穿山甲240g(苏合油制),生地240g,石燕300g(鲜姜炙),肉苁蓉270g(酒蒸),麻雀脑100个,地骨皮120g,杜仲60g(盐水炒),炙甘草30g,天冬120g,枸杞子90g(蜜炙),牛膝120g(黄酒炙),大蜻蜓60g(去足翅),海马300g(苏合油制),大青盐240g{炒),淫羊藿60g(牛乳炙),蚕蛾27g(去足翅)。
功效:具有温肾助阳、填精补血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阳气虚弱,症见阳痿遗精、筋骨无力、行步艰难、头昏眼花、神经衰弱、妇女气虚血寒所致带下等。
冬十全大补汤——补气血方剂
材料:人参g,肉桂3g,川芎6g,熟地黄l2g,茯苓9g,白术9g,炙甘草3g,黄芪12g,当归9g,白芍药9g。
做法:上药为细末。每服9g,用水150mL,加生姜3片,红枣2枚,同煎至l00mL,不拘时候温服。
功效: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五劳七伤、气血不足及久病虚损所致面色萎黄、腰膝无力、精神倦怠,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症。
归脾汤
材料:白术、茯神、当归各9g,黄芪、龙眼肉、酸枣各12g,人参、木香、炙甘草、远志各6g。
做法:上药加生姜5片、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症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发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等症。
黄芪麦冬甘草饮——反复感冒食疗方
材料:黄芪15g,麦冬10g,甘草3g。
做法:加水浓煎2次,每次30分钟,合并取汁,加白糖10g即成。上下午分服。功效:具有益气固表、养阴生津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反复感冒的亚健康状态者及口干咽干等症。
苏轼容颜红润方
材料:大枣500g,甘草50g,丁香、木香各4g,陈皮5g,盐适量。
做法:水煎服。
功效:具有调和营卫、益气生津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中老年人衰老、皱纹、色斑等症。
甘草药用部位
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粗壮,呈圆柱形,味甜,外皮红棕色或暗棕色。茎直立,基部带木质,被白色短毛和刺毛状腺体。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长约6厘米,托叶早落;小叶7?17片,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圆,基部浑圆,两面被腺体及短毛。夏日叶腋抽出总状花序,花密集;花萼钟状,被短毛和刺毛状腺体;蝶形花冠淡红紫色,长1.4?2.5厘米,旗瓣大,矩状椭圆形,基部有短爪,翼瓣及龙骨瓣均有长爪,二体雄蕊。荚果条状长圆形,常密集,有时呈镰状以至环状弯曲,宽6?9毫米,密被棕色刺毛状腺体;种子2?8粒,扁圆形或稍肾形。生于干燥草原及向阳山坡。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区。甘草选购保存
以外皮细紧、色棕红、质地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足、有明显的菊花纹、味甜者为佳。密封保存在干燥的地方,防霉、防虫蛀。甘草地道产地:内蒙古,山西,甘肃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