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中华中医药网|中医理论|中医药常识 中医百科内容页

大腹皮

2024-05-09 20:39:54 中医百科

大腹皮

大腹皮

别名:槟榔皮、大腹绒、槟榔衣、大腹毛、茯毛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古籍:大腹皮古籍记载

化瘀 活血 利水 疏肝 下气 消肿 益气

大腹皮的功效与作用

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5~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利水消肿,活血化瘀,下气宽中,疏肝益气。

大腹皮图片

大腹皮

大腹皮图片

大腹皮

大腹皮图片

大腹皮

大腹皮图片

大腹皮

大腹皮图片

大腹皮主治

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等症。最宜于气滞水湿停滞之证。现代常用于急性胃肠炎、胃肠型感冒、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慢性肝炎、背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等。

大腹皮现代药理研究

1.大腹皮除去鞣酸的水提液有较强的抗补体活性作用。
2.大腹皮水提液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抗凝血的作用。
3.大腹皮具有兴奋胃肠道的作用。

大腹皮成分

大腹皮含有槟榔碱、槟榔次碱、儿茶素等。

现代研究,有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促进胃肠动力作用;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还有止泻、抗病毒、抗真菌、抗癌及预防胃溃疡等作用。

大腹皮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4~9g,水煎服;外用,研末调敷。

大腹皮的禁忌

气虚体弱者慎服。

孕妇忌用。

不宜超量、久服。

可引起腹痛、腹泻、全身皮肤发热、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见胸闷、恶心、心慌、烦躁、面色苍白、冷汗、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大腹皮选方

1、治漏疮恶秽:水煎大腹皮,去渣取汁。用药汁清洗患处。可治头面虚浮、上气喘急。

2、治头面虚浮、四肢肿满、上气喘急:大腹皮、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茯苓皮各等分。将以上5味中药研成粗末。每服10g,水煎去渣,取汁热服。经常服用即可。

3、治手足水肿:大腹皮50g,莪术、三棱各30g,槟榔0.3g,木香12g,生姜适量。将以上5味中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生姜汤送服。

4、治脚气冲心、胸膈烦闷:大腹皮3g,紫苏、干木瓜、甘草、木香、羌活各0.3g。水煎,去渣,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

5、治三焦气逆、大便秘结、胸胁胀满:大腹皮、紫苏、独活、沉香、木瓜、川芎各3g,白术、木香、甘草、槟榔各1g,陈皮0.6g。水煎,去渣,取汁。每日1剂,分两次服。

大腹皮药用部位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果皮。

大腹皮选购保存

以质轻松柔韧、茸毛厚、黄白色、无杂质者为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