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
疗心腹之冷气别名:吴萸、曲药子、茶辣、漆辣子、食茱萸、气辣子、米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
性味:味辛、苦,性热,有小毒。
归经:归肝、脾、胃、肾经。
古籍:吴茱萸古籍记载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用法用量:2~5g。外用适量。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散寒、降逆止呕、温中散寒、疏肝止痛。
清热、散寒、止痛。据《本草纲目》记载,吴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所以以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清热、散寒、止痛,用于肝胃虚寒所引起的腹院胀痛、头痛、经痛、关节疼痛等症。
降逆止呕、止泻。用于胃寒吐泻、恶心、打嗝吞酸、口腔溃疡、湿疹、黄水疮、高血压、脚气、水肿、口苦及胃热型慢性胃炎等症。
温中除湿。凡脾胃之气,喜温而恶寒,遇寒则中气不能运化,或者冷食不消化,或者引起腹内绞痛,或寒痰停积以致气逆发咳、五脏不利,可用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症消除。用于胃火上逆、疝气、消化不良、胸肋胀满、呕吐等症。
解肝郁。据清代医学典籍《本草便读》记载,吴茱奥辛苦而温,芳香而燥,为肝之主药,而兼入脾胃,因为脾喜香燥,胃喜降下。吴茱萸极能宣散郁结,治疗肝气郁滞,治肝治胃以及中下寒湿滞浊。
1.散寒止痛(寒凝疼痛)用治寒凝诸痛及气滞疼痛,尤以中焦虚寒,肝寒上逆之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苔白、脉迟者为宜,常配伍生姜等同用,如吴茱萸汤。也可用治寒疝腹痛。
2.疏肝下气(胁痛)用治肝郁、肝胃不和之胁痛、口苦、呕吐,配以黄连同用,如左金丸。
3.燥湿止呕(呕吐吞酸)用治胃寒呕吐,湿浊内阻之呕吐。为用治呕吐吞酸之要药。
4.助阳止泻(虚寒泄泻)用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多与补骨脂、肉豆蔻等同用,如四神丸。同时,又因能燥湿,对于湿浊泄泻,也可选用。取本品研细末,用米醋调敷双足心(涌泉穴),还可用治口疮和高血压病等。
吴茱萸图片
吴茱萸图片
吴茱萸主治
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经产腹痛、肝胃气痛、脘腹胀痛、寒湿脚气、虫牙疼痛、虚寒呕逆、五更泄泻,外治口疮、湿疹等。对寒凝湿滞所致的脘腹痛、寒凝肝经的疝痛与痛经,以及寒湿脚气痛尤为有效。现代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神经性呕吐、子宫阵缩无力和出血、高血压、神经性皮炎、小儿多涎症、蛲虫病等。
吴茱萸现代药理研究
1.吴茱萸有明显的抗胃溃疡、止吐、止泻作用,小剂量对离体肠表现出兴奋作用,大剂量表现出抑制作用,有较强的抗胃粘膜急性损伤的作用,并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2.吴茱萸有升高血压、强心的作用,并有抗血栓的作用。
3.吴茱萸有较广的抗菌、杀虫作用。
4.吴茱萸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镇痛方面。
5.吴茱萸能增强免疫功能。
6.吴茱萸对子宫平滑肌能产生收缩作用。
7.吴茱萸有利尿、抗肿瘤毒素、抗缺氧作用。
吴茱萸成分
现代研究,吴茱萸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成分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等;有镇吐作用,常与生姜共服;有降血压的作用;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所含挥发油具有芳香健胃的作用;煎剂给家兔口服有利尿作用,对常见的致病性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主含生物碱类成分,如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新碱等;尚含挥发油类成分,如吴茱萸烯、罗勒烯、柠檬苦素等,以及吴茱萸酸、吴茱萸啶酮、吴茱萸苦素等。具有抑制胃肠运动、抗溃疡、止焊、抗心肌损伤、降血压、抗炎、镇痛、抗肿瘤、抗血栓等作用。
吴茱萸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1~4g;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脚心;或者水煎服。吴茱萸的禁忌
阴虚火旺、内热盛者忌用。
孕妇忌用或慎用。
儿童慎用。
超量或使用未经炮制的生品可致剧烈腹痛、腹泻、脱发、胸闷、头痛头晕、视力障碍、错觉等中毒反应,有的可见皮肤过敏反应。
吴茱萸选方
1、温养脾胃:补骨脂10g,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各6g。水煎去渣,温水送服。每日1次。
2、治头风:吴茱萸适量。水煎去渣,取汁。用棉条蘸取药汁,余抹于患处。
3、治牙痛:吴茱萸适量,白酒200ml。酒煎吴茱萸,去渣取汁,含于口中1分钟,吐出。反复数次,疼痛即可减轻。
4、治呕而胸满,干呕吐涎沫,头痛:吴茱萸、人参各9g,生姜18g,大枣4枚。 水煎,去渣,温服,每日3服。
5、治胃痛呑酸,腹痛泄泻:吴茱萸、黄连、白芍各10g。将以上多味中药研成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每日3次,米汤送服。
吴茱萸日常食用方法
实际上均以饱满、色绿、香气浓、无杂质者为佳。
吴茱萸药用部位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0米,幼枝、叶轴及花序轴均被锈色长柔毛。树皮暗红色,有光泽;小枝紫褐色,初被毛,后渐脱落,具白色椭圆形皮孔。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9片,对生。椭圆形或卵圆形,长6~15厘米,宽3~7厘米,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钝锯齿,上面被疏柔毛,下面密被白色柔毛,有粗大透明腺点。夏、秋开黄白色花,单性,雌雄异株,多数小花密集成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轴粗壮,密被黄褐色长柔毛;雄花萼片、花瓣、雄蕊均5数,退化子房略成三棱形,被毛,先端4~5裂;雌花较雄花大,花瓣通常长达5毫米,质较厚;退化雄蕊5,鳞片状;子房上位,圆球形,心皮通常5枚,每心皮有2个胚珠,仅下面1个发育。瞢荚果扁球形,长约5~6毫米,直径约4毫米,两端较窄而钝,紫红色,表面有粗大腺点,顶端无喙。种子1粒,卵圆形,黑色,有光泽。生于温暖地带的山地、疏林下或林缘空旷地。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多有栽培。分布于陕西、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吴茱萸选购保存
吴茱萸地道产地:全国各地均有生产,生于温暖地带山地、路旁或疏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