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中华中医药网|中医理论|中医药常识 中药大全内容页

猪苓的药用价值及用法

2024-04-17 20:10:57 中药大全

基础信息

别名:豕零、猳猪屎、豕橐、司马彪、豨苓、地乌桃、野猪食、猪屎苓、猪茯苓、野猪粪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利尿渗湿。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

原形态:菌核形状不规则,呈大小不一的团块状,坚实,表面紫黑色,有多数凹凸不平的皱纹,内部白色,大小一般为3-5cm×3-20cm。子实体从埋生于地下的菌核上发出,有柄并多次分枝,形成一丛菌盖,总直径可达20cm。菌盖圆形,直径1-4cm,中部脐状,有淡黄色的纤维鳞片,近白色至浅褐色,无环纹,边缘薄而锐,常内卷,肉质,干后硬而脆。菌肉薄,白色。菌管长约2mm,与菌肉同色,下延。管口圆形至多角形,每1mm间3-4个。孢子无色,光滑,圆筒形,一端圆形,一端有歪尖,(7-10)μm×(3-4.2)μm。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树根旁地上或腐木桩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文献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衍义》:猪苓,行水之功多,久服必损肾气,昏人目。 2.《用药心法》:猪苓,苦以泄滞,甘以助阳,淡以利窍,故能除湿利小便。 3.《纲目》:猪苓淡渗,气升而又能降,故能开膳理,利小便,与茯苓同功,但入补药不如茯苓也。 4.《本草汇言》:猪苓,渗湿气,利水道,分解阴阳之的药也。此药味甘淡微苦,苦虽下降,而甘淡又能渗利走散,升而能降,降而能升,故善开腠理,分理表阳里阴之气而利小便,故前古主彦疟。甄氏方主伤寒温疫大热,能发汗逐邪,此分利表阳之气于外也。张氏方主腹满肿胀急痛,心中依,疟痢瘴泻,此分利里阴之气于内也。张仲景治太阳病脉浮、发热、消渴而小便不利者,用五苓散,以止其吐;冬时寒嗽,兼寒热如疟状者,名为痰风,用五苓散以定其嗽。此三法俱重在猪菩,开达腠理,分利阴阳之妙用也。 5.《药品化义》:猪苓味淡,淡主于渗,人脾以通水道,用治水泻湿泻,通淋除湿,消水肿,疗黄疸,独此为最捷,故云与琥珀同功。但不能为主剂,助补药以实脾,领泄药以理脾,佐温药以暖脾,同凉药以清脾,凡脾虚甚者,恐泄元气,慎之。 6.《本草述》:方书有云,湿在脾胃者,必用猪苓、泽泻以分理之也。按猪苓从阳畅阴,洁古所谓升而微降者是,阳也;泽泻从阴达阳,洁古所谓沉而降者是,阴也。二味乃合为分理阴阳。 7.《长沙药解》:猪苓,渗利泄水,较大茯苓更捷。但水之为性,非土木条达,不能独行。猪苓散之利水,有白亢之燥湿土也;猪苓汤之利水,有阿胶清凤木也;五苓之利水,有白术之燥土,桂枝之达木也;八味之利水,有桂枝之达木,地黄之清风也;若徒求利于猪。茯、滑、泽之辈,恐难奏奇功耳。 8.《本草求真》:猪苓,凡四苓、五苓等方,并皆用此,性虽有类泽泻,同人膀胱肾经,解热除湿,行窍利水,然水消则脾必燥,水尽则气必走;泽泻虽同利水,性亦类燥,然咸性居多,尚有润存,泽虽治火,性亦损气,然润能滋阴,尚有补在。故猪必合泽泻以同用,则润燥适均,而无偏陂之患矣。至于茯苓虽属渗剂,有湿自可以去,然在则入气而上行,此则入血而下降,且与泽泻利水消肿,洽疟止痢等药,审属暑邪湿热内闭,无不惜此以为宣导之需,古人已云清利小便,无若此缺,以故滋阴药中,止有泽泻,而不用及猪苓,正谓此耳。但此专司引水,津液易耗,久服多致损目。 10.《本经》:主截疟,利水道。 11.《药性论》:解伤寒温疫大热,发汗,主肿胀,满腹急痛。 12.《珍珠囊》:渗泄,止渴,又治淋肿。 13.《医学启源》:大燥除湿。《主治秘要》云,去心悸。 14.《医学入门》:治中暑消渴。 15.《纲目》:开腠理,治淋、肿、脚气,白浊。带下,妊娠子淋,小便不利。

猪苓的用法

猪茯苓能够健脾、利水渗湿,这种药物属于利尿剂,对于脾虚的患者和身体有水肿,以及各种水饮的疾病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临床上经常用于脾虚的人群,例如脾虚不能化湿,从而导致身体浮肿。以及咳嗽、咳痰稀白、肺部有胸水和腹部有腹水等疾病。这种药物有强心的作用,常用于心衰导致的双下肢水肿,但是这种药物一般不单独使用,常和其他的药物配伍,例如云苓、白术、滑石等组成方剂治疗各种水肿性的疾病,效果更好。
中医治病必须辨证论治,不建议擅自使用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中药猪苓有抗菌消炎、抗肿瘤、利水渗湿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急性肾炎、癌症、免疫力低下、黄疸、带下等病症。
肾虚有湿证、无湿证者均需忌服。
猪苓又名粉猪苓或猪茯苓,属于一种药用真菌,可以煎汤服用。其子实体幼嫩使味道十分鲜美,可以烹饪后直接食用。治疗小便不利时,猪苓多配伍茯苓、泽泻等中药使用;治疗急性肾炎时,猪苓多搭配滑石、黄柏等中药使用;治疗带下之症,多配伍法半夏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应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