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中华中医药网|中医理论|中医药常识 中药大全内容页

醉鱼草的药用价值及用法

2024-04-17 20:10:18 中药大全

基础信息

别名:鱼尾草、醉鱼儿草、(木鹿)木、闹鱼花、痒见消、四方麻、阳包树、鱼鳞子、药杆子、驴尾草、羊尾巴、防痛树、鸡公尾、毒鱼藤、鲤鱼花草、药鳗老醋、野巴豆、老阳花、萝卜树子、药鱼子、土蒙花、花玉成、四棱麻

性味:辛;苦;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驱虫、化骨硬。主痄腮、痈肿、瘰病、蛔虫病、钩虫病、诸鱼骨鲠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醉鱼草科植物醉鱼草的茎叶。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2.5m。树皮茶褐色,多分枝,小枝四棱形,有窄翅。棱的两面被短白柔毛,老则脱落。单叶对生;具柄,柄上密生绒毛;叶片纸质,卵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8cm,宽1.5-3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具稀疏锯齿;幼叶嫩时叶两面密被黄色绒毛,老时毛脱落。穗状花序顶生,长18-40cm,花倾向一侧;花萼管状,4或5浅裂,有鳞片密生;花冠细长管状,微弯曲,紫色,长约15mm,外面具有白色光亮细鳞片,内面具有白色细柔毛,先端4裂,裂片卵圆形;雄蕊4;花丝短,贴生;雌蕊1,花柱线形,柱头2裂,子房上位。蒴果长圆形,长约5mm,有鳞,熟后2裂,基都有宿萼。种子细小,褐色。花期4-7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2700m的山坡、林缘或河边土坎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履巉岩本草》:醉鱼儿草,人家池沿边切不可种之,恐误落花叶在水中,鱼误食之,必有伤矣,其香气触之亦损。 2.《纲目》:醉鱼草,南方处处有之,多在堑岸边作小株生,高者三、四尺。根状如枸杞。茎似黄荆,有微棱,外有薄黄皮,枝易繁衍。叶似水杨,对节而生,经冬不雕。七、八月开花成穗,红紫色,俨如芫花一样,结细子。渔人采花及叶以毒鱼,尽围困而死,呼为醉鱼儿草,池沼边不可种之。此花色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能活血行气。 2.《湖南药物志》:消风去湿,行气化痰,解毒止咳。治腹痛,腹泻,痈肿,关节痛。 3.《闽东本草》:消食去积滞,杀虫。治蛔虫绞痛。

醉鱼草的用法

猜你喜欢